常识 | 唐玄宗 |
释义 | 唐玄宗685—762即李隆基。唐代皇帝。亦称唐明皇。公元712—756年在位。景云元年(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等,拥立其父睿宗,被立为皇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元先天。次年(开元元年)杀阴谋政变的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千人。从开元元年(713年)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他先后任用过有能力、肯直言进谏的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人为宰相,裁减冗官,强调以功、才授官。开元三年,下诏抑制贵族的过度贪暴,规定封家的租调由朝廷统一征收,封家到京城领取财物。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有利发展生产的措施,革除了武周后期的某些弊政。开元年间,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开元以后,他逐渐走向奢侈荒淫,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达十七年之久,朝政日益腐败。他又极力追求声色,宠信杨贵妃,安居享乐,纵容李林甫、杨国忠等败坏朝纲,结党营私,贪贿受财。又信用安禄山,致使已经坐大的节度使更加跋扈难制。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他逃往四川,其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至德二年(758年初)回长安。后抑郁病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