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太宗
释义

唐太宗599—649

唐太宗

即李世民。唐代皇帝。李渊次子。公元626—649年在位。隋末李渊为太原留守,他年十八,劝李渊起兵反隋,拜右领军大都督,领右三军,封敦煌郡公。唐军进兵长安,路途艰难,李渊与裴寂欲西还太原,他竭力劝止;临战,又赖他挥军力战。李渊称帝时,拜尚书令,进封秦王。武德元年(618年),以少击众,破薛仁果十余万众,平陇西,以功加凉州总管。武德二年,刘武周攻并州,裴寂被击败,并州总管齐王元吉逃归长安。他率军出征,于次年大败刘武周军,收复并州。武德四年,在河南击败王世充、窦建德。五年,镇压刘黑闼起义军,平定河北。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皇太子建成、弟齐王元吉,得为太子。同年即皇帝位。贞观四年(630年)派大将李靖等击败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被西北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贞观九年,李靖、侯君集等击溃吐谷浑,擒其王慕容伏允。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王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贞观十九年亲征高丽,虽然取得击败高丽十五万兵的胜利,终于没有攻下安市城。
他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善于倾听臣下意见,很赞成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很会用人,屈突通、尉迟敬德原来都是仇敌,后来变成了他的心腹;马周、刘洎都起自寒微,得到重用。贞观十二年修成《氏族志》,改变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造成以唐宗室和功臣为主体的新士族集团。经济上推行均田法和租庸调法,发展了农业生产,较合理地调整了赋税制度。在对外关系上,他虽然不断用兵,但实行民族间平等的政策,同等看待汉人和各少数民族。又能总结历史的教训,常以“亡隋为戒”,很看重人民的作用,认为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水能载船,也能覆船。他统治的二十三年间,唐帝国开始繁荣强大,社会经济有所恢复,文治武功盛况空前,史称“贞观之治”。在位后期,骄奢之心逐渐滋长,征高丽,建宫室,赋税加重,国内矛盾有所加深。但又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功过,曾列举本身的过失诰戒唐高宗,承认自己功大过小,也做过不少烦劳民众的事。唐帝国的统治因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遂能日益巩固。其墓田昭陵,在陕西礼泉梁城东北九嵕山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