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周敦颐 |
释义 |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幼孤,由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抚养成人。曾知南康军。与赵抃、吕公著等联系密切。晚年曾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曰“濂溪书堂”,后人遂称濂溪先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说,认为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惟人”“得其秀而最灵”。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又称《周元公集》,或《濂溪集》。因二程曾师事于他,故朱熹著《伊洛渊源录》即以周敦颐为首。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