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吴永
释义

吴永1865—1936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曾任山东提法使,胶东观察使及道尹,国务院秘书等职。
字:渔川、監公、監邨
号:观复道人

吴永

吴渔川先生年谱 上海道德书局1943年版
吴永(1865-1936)邱奕松*传记文学1975年26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2册第62页
吴兴吴渔川其人其事笠夫*浙江月刊1977年9卷4、5期

吴永1865——1936

字漁川, 又字槃。别號觀復道人,浙江吴興 (今湖州) 人,1865年 (清同治四年) 生。6歲讀書。1879年隨母徙成都,家貧,從友假書讀。1882年從劉復初習詞章。1883年應童子試冠前茅。1884年入鮑超幕。翌年解甲歸田,旋湘陰郭子聘為記室。 1893年任直隸試用知縣。1895年李鴻章辦理日本换約事宜,調充文案委員。翌年經尚書張蔭桓密保,仍以知縣留原省補用。1897年補授直隸懷來縣知縣。翌年赴任。1900年7月,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慈禧出走,至懷來,以接駕有功,得慈禧賞識,並命開缺以知府隨扈,督辦行在糧臺。翌年5月,簡授廣東雷瓊道缺。慈禧回北京時,命督辦前站事宜;11月至開封,奉命逕赴廣東雷瓊道新任。1902年補授廣東廉欽兵備道,兼統潮普等八營,督辦高州清鄉事宜。1905年調署雷瓊道,兼充廣東巡防七營,兼督辦撫黎局務,旋調授惠潮嘉兵備道,1906年去職入蜀奔喪。1908年回北京,旋授山東兖沂曹濟兵備道,兼管黄運兩河事宜; 誥授資政大夫,賞二品頂戴。1911年武昌起義,去職赴滬。1912年赴濟南,署山東提法使,旋改任都督府秘書長,兼籌備國會省議會選舉事務所所長。翌年簡任膠東觀察使,兼北京政府外交部煙臺交涉使及僑工事務局局長。觀察使改為道尹,仍留任歷十年之久。1921年辭職。1927年任國務院秘書。1929年隱退,回家養病。1936年10月17日病逝於北平。終年71歲。著有《庚子西狩叢談》。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