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吉鸿昌 | ||||||||||||||||||||||||||||||||||||||||||||||||||||||||||||||||||
释义 |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 吉鸿昌1895—1934著名抗日同盟军将领之一。原名恒立, 字世五。河南扶沟人。1913年从戎,原在冯玉祥部任旅长、师长,后任国民党第三十军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因反对国民党反共内战和卖国投降政策,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该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下,于9月失败。后继续在北平、天津等地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天桥英勇牺牲。临刑时,他义正词严地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跪下挨枪,不能在背后挨枪。”吉鸿昌坐在椅子上,面对敌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 吉鸿昌
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號世五,河南扶溝人,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生。14歲在首飾店學徒。16歲爲雜貨店夥計。1913年8月,投左路備補軍左翼第二團當兵。1914年春,隨馮玉祥部入豫清剿白狼; 同年4月,馮部奉命改編爲第十四旅,駐西安,被調至模範連。1917年任手槍隊連長。1922年任第一師第二十二旅第四十三團營長。1925年10月,任綏遠都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綏遠警務處處長、戒嚴司令。1926年6月,任第十八師第三十六旅旅長; 9月馮玉祥任國民聯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第三十六旅奉命擴編爲第十九師,任吉爲師長; 5月隨國民軍北伐。1928年夏,五三惨案發生後,歸鄉里; 冬,任西北軍第三十師師長。1929年7月,任第三十軍軍長; 同月任寧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4月,蔣、馮、閻大戰爆發,改任第九軍軍長; 9月馮、閻兵敗,吉部被改編爲第二十二路軍,國民政府任爲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因反對進攻中國工農紅軍,於1931年8月被撤去軍職; 9月任軍事參議院參議,旋受命出國考察。1932年2月返國,旋即赴上海參加東北抗日救國後援會工作; 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與馮玉祥等組織民衆抗日同盟軍,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又兼察哈爾省政府警務處處長,張家口警備司令; 6月民衆抗日同盟軍第一次代表大會選爲一届軍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 9月失敗後往天津等地繼續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4月,任天津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主任委員,又與宣俠父籌創同盟機關刊物《民族戰旗》雜誌;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被刺受傷,入法國天主教醫院治療; 10日被逮捕並被引渡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 24日在北平遇害。年39歲。著有《環球視察記》。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