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学家。字星期,号己畦,寓居横山,时称横山先生。吴江(今属江苏)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曾任宝应县令。因多次违反上司意图,被罢官。他性喜山水,曾遍游各地名胜。寓吴时作有《原诗》内外篇,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及有关诗歌创作问题,自成一家之言。著有《己畦诗文集》等。
叶燮(1627—1703)
明末清初吴江(今江苏苏州)北厍人,占籍嘉善(今属浙江)。原名世倌,字星期,号独岩、巳畦,学者称横山先生。叶绍袁六子,叶世佺同母弟。康熙九年(1670 年)进士。授江南宝应知县,称名宦。十四年被劾罢官,寓居苏州横山,小园名“独立苍茫处”,室名“二弃”。工行书。通佛理,精研《楞严经》《楞伽经》等。擅诗古文辞,以险怪为工,自成一家。论文与汪琬为诤友,以不蹈袭前人能自立言为主。论诗宗杜甫、韩愈、苏轼,主张“诗体多变”说。与侄舒崇有大阮、小阮之称,弟子沈德潜、叶长扬、张锡祚、薛雪等皆成名士。曾纂修《吴江县志》《宝应县志》《陈留县志》《仪封县志》等县志。所作及唱和之作编为《白田唱和集》《白田风雅集》。著有《原诗》《江南星野辨》《巳畦诗集》《巳畦文集》《诗集残余》《汪文摘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