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八思巴蒙古字
释义

八思巴蒙古字 

至元六年(1269)正式颁行,称为蒙古新字,以区别于蒙古畏兀字,后又改称蒙古国字。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封授吐蕃萨斯迦博学多才的喇嘛八思巴为帝师,命他创制蒙古文字。他创制的蒙古字系根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藏文字母来源于梵文,横行拼写。八思巴创制的蒙古字,改为方体,自上而下直写,自右向左行,显然参照了蒙古畏兀字和汉字的书写及构字方式。八思巴蒙古字共有字母40多个,用以拼写蒙语,也拼写汉语。字母基本通用,但有些字母在拼写蒙语和汉语时,代表的音值不同。至元六年元世祖颁行新字的诏书,明确规定,以新制的蒙古字“译写一切文字”。实际上是企图以一种通用字母拼写蒙、汉、藏等各民族的语言,这是一次创造性的大胆尝试,尤其是以巴思巴蒙古字拼写汉语是给汉语拼音的一次尝试。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注音课本:《事林广记·蒙古字百家姓》和传写本《蒙古字韵》将汉字与拼写汉语的八思巴字对照,这无疑是当时的识字课本。现存的八思巴蒙古字文献还有保存在中国各地的碑石和历代收藏的拓本,以及官印、钱钞等文物上。广东南华寺保存的元仁宗圣旨原件,是现存元代八思巴蒙古字的珍贵文献。还有用八思巴蒙古字拼写的藏语佛经残片。元朝一代,八思巴蒙古字始终作为官方文字行用。元朝灭亡后,北元也还用它铸造官印。此后,八思巴蒙古字渐不通用,而经过改革的蒙古畏兀字沿用至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