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七君子之狱 |
释义 | 七君子之狱明代魏忠贤阉党迫害七个正直官吏的事件。七君子即黄尊素、周宗建、缪昌期、李应升、周顺昌、高攀龙和周起元。黄尊素,余姚(今属浙江)人,天启初任御史,属正直派人物。天启四年(1624)四月,汪文言下狱时,曾救助汪文言;同年六月,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罪疏写出后,又跟着上疏响应。对此,魏忠贤阉党仇恨在心。天启五年(1625)春,黄尊素被遣往陕西视察茶马事务,刚离京,魏忠贤的爪牙曹钦程即劾他有专攻好人,助高攀龙、魏大中虐焰的罪状。遂被免官。黄尊素回到家乡后,与非魏忠贤党的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互有往来,于是传出流言,黄尊素与李实联合,有倒魏忠贤之谋。魏忠贤听后也很怀疑。李实的司房孙升得知此事,很恐惧。向魏忠贤的心腹太监李永贞请求和解,李永贞就用李实的属名起草一份奏疏,疏中除弹劾黄尊素外,还弹劾了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李应升、周起元、周顺昌六人。高攀龙,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四年(1624)八月任左都御史。曾揭发阉党崔呈秀巡行淮、扬时所作丑行。崔呈秀仇恨不止,将他入李实奏疏中。周宗建,吴江(今属江苏)人。天启时任御史。天启二年(1622)五月,上疏“历陈四事”,其一专攻魏忠贤,骂他目不识丁。天启三年(1623)二月,又上疏“直攻忠贤”。魏忠贤遂在天启五年(1625)矫诏将他削职。天启六年(1626)入李实疏中。缪昌期,江阴(今属江苏)人。天启间,任左赞善。杨涟二十四罪疏写出后,传言此疏为“昌期代草”,魏忠贤“遂深怒不可解”,天启五年(1625)春,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削职提问。魏忠贤仍不解恨,天启六年(1626)春,令缇骑逮问,接着又将他入于李实奏疏。李应升,江阴(今属江苏)人。万历间任南康(今属江西)推官。天启间任御史。杨涟二十四罪疏奏上,应升上疏响应。天启五年(1625)三月,奄党曹钦程劾其“护法东林,遂削籍”(《明史·周宗建传)。第二年,入于李实奏疏。周起元,海澄(今福建龙海)人,万历间曾任御史,常与邪派官僚抵牾,出任广西参议。天启三年(1623年),始任太仆少卿,不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时苏杭织造李实“素贪横,妄增定额,恣诛求”(《明史·周起元传》),恨苏州同知署府杨姜不附己,多次找借口加以打击。周起元极力保护姜,多次上疏为杨姜鸣冤。魏忠贤庇护李实,要求周起元改变立场,周起元不肯。魏忠贤恨周起元,将其削职,并入李实奏疏中。周顺昌,吴县(今属江苏)人。万历间任福州推官。天启间改任吏部文选员外郎。周起元因忤魏忠贤被削籍时,“为文送之,指斥无所讳”。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他热情招待,并怒斥旗尉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因戟手呼忠贤名,骂不绝口”(《明史·周顺昌传》)。魏忠贤得知,矫旨将其革职。后也入名李实奏疏。李实奏疏加给“七君子”的罪名是:周起元任巡抚时,曾侵吞国库中金子十多万两,高攀龙等人常诽谤朝廷。奏疏递上,当即得到批示:除周宗建、缪昌期已逮捕入狱外,其余五人均押解京城审讯。熹宗天启六年(1626)三月十六日,高攀龙在无锡家中得到将被逮捕入狱的消息后,遗书二份赴水自杀。其余六人入狱后,都被酷刑迫害致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