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元明善(1269—1322)元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字复初。早岁游学吴中,后为南行台掾。仁宗时,以太子文学改翰林待制,升直学士、侍讲学士。先后参与编修成宗、顺宗及武宗实录,选《尚书》有关政要者译为蒙文进呈。延祐二年(1315)会试天下进士,充考试官及读卷官。改礼部尚书。英宗时升翰林学士,预修仁宗实录。卒后追封清河郡公。有《清河集》。 元明善(1269—1322)元文学家。字复初。清河(今属河北)人。读书过目成诵,精于《春秋》。历任参议中书省事、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集贤侍读学士、翰林学士。著有《清河集》,为清人缪荃孙辑本。早以文章自豪,晚益精诣。与姚燧并称,被视为“一代儒宗”。元马祖常称其文“刻而不见其迹,新而必自己出”(《元文类》卷六七)。其诗豪放自然,代表作如《次韵危虚室过居庸》等。生平事迹见《元文类》卷五六元明善《元氏清河新阡表》、清缪荃孙辑《清河集》卷首《元复初文集序》、《元史》卷一八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