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冯桂芬 |
释义 | 冯桂芬1809—1874早期改良主义者、政论家。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咸丰三年(1853年)在苏州办团练,参加镇压太平军和上海小刀会。1860年太平军攻苏州,他逃往上海。同治元年(1862年)参加中外会防公所,主张“借洋剿贼”,进攻太平军。1863年助李鸿章办上海同文馆,并为其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次年随淮军回苏州,霸占民田百顷。其人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西学,对清朝腐朽统治有所不满。能文,1861年写成《校邠庐抗议》四十篇,主张以中国伦常为本,辅以西洋富强之术,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等主张。曾国藩阅后大为赞许,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后为资产阶级改良派所引用,作为维新变法论据。其它文著尚有《显志堂》稿、《说文解字段注考证》、《西算新法直解》、《两淮盐法志》、《苏州府志》等。 冯桂芬(1809—1874)清吴县(今江苏苏州)木渎人,祖籍常州(今属江苏)。字林一,一字景庭,号憬叟、懁叟、獧甫、校邠、敬亭等,晚号邓尉山人。李锐、李兆洛弟子。道光二十年(1840 年)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文宗即位,与林则徐同被荐举人材,以忧归。咸丰三年(1853 年)在籍劝捐输办团练,特旨擢右中允。十年太平军据苏州,避居上海。同治元年(1862 年)议设会防局,议请李鸿章淮军东下。事平参与善后,议请减苏松漕额及长洲、元和、吴三县佃租数十万。先后主讲于江宁惜阴、上海敬业及苏州紫阳、正谊诸书院。善古文辞,长于持论,不为浮词。学问广博,说经宗汉儒不废宋,精研小学,兼嗜历算,尤务为经世有用之学。首倡“中体西用”之旨,主张采西学富强之术,随势变革。曾纂修《两淮盐法志》《苏州府志》等。著有《说文段注考证》《校邠庐逸笺三种》《弧矢算术细草图解》《西算新法直解》《校正李氏恒星图》《测定咸丰纪元恒星表》《校邠庐抗议》《显志堂稿》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