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元史书名。明宋濂等撰。二百一十卷。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诏修《元史》,次年二月命李善长为监修,以宋濂、王祎为总裁。以元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为依据,至八月修成一百五十九卷。因顺帝一朝无实录可据,未完稿,乃命人去北平等地采集史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至七月间最后成书。前后两次纂修,仅用三百三十一天。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上起元太祖称成吉思汗(1206),下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一百六十多年史事。书中保存不少原始史料,尤以天文、历、地理、河渠四志材料最为珍贵。但因修撰时间过早,成书仓促,不能广泛搜集资料,连极重要的《元朝秘史》也未用上。还产生一些不应有的差错,甚至出现一人两传。对资料缺乏融会贯通功夫,有的原封不动沿用案牍原文,文辞也欠斟酌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