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克拉科夫 |
释义 | 克拉科夫Krakow都城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克喇各末。在今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省,维斯瓦河两岸。其名源自公元7世纪左右的克拉克公爵。988~990年梅什科一世统一,建立强大的王国,该城成为主教辖区首府,并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中心。1138年为波兰境内一公国的都城。13世纪鞑靼人入侵时被破坏,后重建。1320年弗拉迪斯瓦夫国王重新统一波兰后定都于此,后长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波兰历代国王均在该城的瓦韦尔宫加冕。1609年都城迁华沙。1795~1918年由奥地利统治。1918年归属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德军占领。今为克拉科夫省省会、省级市。市内存有60余座著名教堂,其中最著名的为圣玛丽亚教堂,此外尚有宏伟的古代门廊、中世纪城堡及瓦韦尔宫等古迹。1912~1914年列宁在这里著成《国家与革命》等著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