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傅縡 |
释义 | 傅縡縡(za);532—586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宜事,北地灵州(今宁夏宁武县)人。幼聪敏,七岁能诵古诗赋十余万言。长而好学,博通群书,善作文,思路敏捷,文不加点,下笔立成,且用词贴切,事理清晰。梁末,始为王琳府记室,后为撰史学士。以兼通直散骑侍郎出使北齐,后主时官至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为人刚直敢言,遭到权臣忌恨,被诬告受高丽之贿赂,下狱。复上书批评劝诫后主说:陛下酒色过度,任用小人,恶忠臣如仇敌,视百姓为野草。宫中妾婢穿拖地长裙,御厩马匹饱得连豆粟亦不愿食,百姓却流离失所,尸体抛于荒野。天怒民怨,众叛亲离。看来陈朝的江山就要完结了。陈后主看后大怒,派人问縡说,我打算赦免你,你能改过么?縡答:“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遂被杀于狱。原有集,已散佚,现存之诗文,散见于《初学记》,《文苑英华》及《陈书》本传。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