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東華1893——1971原姓王,因過繼外祖父家,改姓傅, 又名則黄, 字凍蘤, 筆名伍實、郭定一、黄約齋,浙江金華人,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 生。1912年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中學部。次年考入中華書局爲練習生,不久即任編輯員。1914年後轉入教育界,先後在浙江東陽中學、北京平民大學附中、北京高等師範教授英語。1920年在北京加入文學研究會,開始從事文學翻譯工作。1924年返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譯員。1929年後在上海大學、上海中國公學任教,並從事著譯。1933年7月,上海生活書店大型文藝期刊《文學》創刊,與鄭振鐸同任主編。在此期間,還爲商務印書館編撰《基本初中國文》、《復興初中國文》、《復興高中國文》。1935年春,任暨南大學國文教授。1936年春,在上海發起組織文藝作家協會,任理事。八一三上海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任《救亡日報》編委,並應復社之請,與胡仲持等翻譯《西行漫記》。上海淪陷後,一面翻譯《飄》、《業障》等書,一面編輯出版《孤島閒書》。1942年7月,在應暨南大學之聘率眷赴福建途中,在金華爲日軍所俘,被押往杭州日僞敵工總部; 9月由漢奸傅式說保釋出獄,爲汪僞主編《東南》月刊。次年隱居上海,從事翻譯和語言文字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被邀參加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同時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任作協上海分會理事,上海社聯語文學會理事。1956年被聘爲上海市政協特邀委員。1959年末,任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編審、《辭海》語詞學科主編、辭海編輯委員會委員。曾參加《資治通鑒》、《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史籍整理和標點工作。1971年9月10日在上海病逝。終年78歲。著作還有《杜甫詩選注》、《李清照》、《山胡桃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