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傅懋勣 | |||||||||
释义 | 傅懋勣
傅懋勣1913——1988曾用名兹嘉,山東聊城人,1913年生。1930年就讀於山東省第三師範學校。1933年任聊城小學教員。1935年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字组學習。1937年随學校遷往湖南、雲南。1939年大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 同年入雲南華中大學中國語文系講授語音學、語言學、音韵學及漢語語法等課程。後直至1944年,先後在華中大學和華西協合大學任講師、副教授。1945年起,任華中大學中國語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在休假期至英國劍橋大學研究語言學。1950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底回国,仍在華中大學任原職。1951年2月,調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旋兼任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组组長。1956年起,任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62年該所併入民族研究所,仍任副所長、研究員。並先後兼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和中国文學系及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教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兼任中國民族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長,《民族語文》雜誌主编,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市語言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届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届全國委員會委員。1980年6月,應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邀請,赴日本擔任訪問研究教授。1988年9月 1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5歲。著有《維西麽些語研究》、《麗江麽些象形文<古事記>研究》、《永寧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親屬稱謂》、《北京話究竟需要多少拼音字母》、《拼音文字中的聲調問題》、《北京話的音位和拼音字母》、《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的一般情况》、《拼音文字中的聲調問題》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