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倓虚 |
释义 | 倓虚1875—1963河北宁河人 倓虚1875——1963俗姓王,學名福庭,法名隆銜,號慶虚,另一法名今銜,晚年栖迹湛山,河北寧河 (今屬天津) 人,1875年 (清光緒元年) 生。1885年入村塾。1888年至益隆智記學買賣,後居家賦閒。1894年在奉天小北關福慶長號管賬。1895年春,任職後路糧臺。糧臺撤銷,爲仁字左營營長吴仰山管理柴草出入賬,後任職水雷營,專管算賬、發餉、點名等事。1900年八國聯軍入北京,任苦力、小工; 秋,至大連任職大記公司。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往煙臺、營口,一度以占卦爲生。1905年在營口任佛教宣講堂講員、會計、督講。離開講堂後,在營口開設東濟生藥鋪,並掛牌行醫。1914年夏,至紅螺山資福寺聽寶一老和尚講法華經。1917年3月,由天津清池和尚介紹,在淶水縣高胡寺落發,初爲臨濟宗,法名隆銜,清池和尚授號倓虚;9月,依寧波觀宗寺諦閒老法師受戒,戒期後,入觀宗寺佛學社丙班,專攻天台一宗。1920年9月,離觀宗寺,至上海參方,住留雲寺; 秋,至天津、營口、哈爾濱、瀋陽; 冬,入北京請藏經。1921年在河北井陘縣作出家後第一次講經; 4月任奉天萬壽寺講法師。三年講經十種; 同年發起創建營口楞嚴寺。1922年1月,發起創建哈爾濱極樂寺; 夏,應瀋陽國際公司之請,講大乘起信論。1923年夏,至哈爾濱興建盂蘭法會,又在張家灣慈善會宣講彌陀經。1924年9月,充極樂寺首任住持。1925年9月,隨中華佛教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出席東亞佛教大會; 10月返國,同年諦閒大師親筆書贈嫡傳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法名今銜,爲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四世祖; 同年至北京柏林寺講楞嚴經,創辦北京彌陀院佛學院。1929年4月,任極樂寺住持六年,於傳戒後辭職,後至北京宏法; 同年創辦般若寺佛學院。1932年2月,赴西安講經,並任西安大興寺住持,設大興寺佛學院。1933年在青島建湛山精舍。1934年任湛山寺住持。1935年開辦湛山寺義學院。又與澍培法師創辦般若寺佛學、院。1941年在北平廣濟寺講經。1942年負責修建天津大悲院,任大悲院第一任住持,1944年9月退休。1947年3月,赴長春般若寺傳具足戒,爲傳戒師; 同年創辦大悲院佛學院。1948年夏,返青島,主持湛山校務。1949年春,應虚雲和尚之邀,赴廣州主持復興光孝寺; 4月應聘爲香港弘法精舍華南佛學院院長。1950年夏,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其後任董事。1957年創辦中華佛教圖書館。1962年創辦西貢塔院寺。1963年8月11日在香港逝世。終年88歲。著有《陰陽妙常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義疏》、《天台傳佛心印記釋要》、《水陸法會法語》、《佛學撮要》、《净土傳聲》、《大佛頂經妙玄要旨》、《心經講録》、《念佛論》、《湛山文鈔》、《楞嚴經講義録》、《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記》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