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储光羲(约707—约760)唐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进士。官监察御史。安史之乱时,在长安受伪职。乱平,贬岭南,卒。诗多五言古体,写田园风光,淡朴自然,抒发士大夫闲适情调。有集七十卷,已佚。《全唐诗》收存诗二百二十四首,编为四卷。 储光羲(约706—约762)唐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解褐,任职冯翊,历安宜、汜水、下邽县尉。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辞官归乡。后入秦,隐于终南山。召为太祝。天宝末,迁监察御史。安史乱中陷贼,受伪职,后脱身南归,贬死。与孟浩然、王维、裴迪、祖咏、綦毋潜等交往唱酬,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称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诗“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代表作有《田家即事》、《钓鱼湾》等。其《田家杂兴八首》为宋秦观、范成大以组诗写田园之先导。著有《储光羲集》、《政论》,均佚。有《储光羲集》传世。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五二八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