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俞平伯
释义

俞平伯1900—1990

浙江德清人
著名作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职。著有《红楼梦辨》、《诗的歌与诵》、《读词偶得》等。
名:铭衡
乳名:僧宝
幼字:直民
字:平伯、平
号:屈斋
笔名:一公、环、萍、援试、眓初
西文笔名:O.M(合署)、Y.P.
别名:古槐居士、司屋居士、吾庐

俞平伯

俞平伯研究资料
俞平伯与天津
《冬夜》作者俞平伯
《燕知草》的作者——俞平伯
关于俞平伯
孙玉蓉
孙玉蓉
谢冰莹
张秀亚
张秀亚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616页
天津日报1984年2月5日
*作品1961年2卷10期
*现代学苑1964年1卷2期
*纯文学1968年3卷2期,*中国近代作家
与作品第459页
俞平伯幼受曲园老人的熏陶
初探与辩证(关于俞平伯)
俞平伯先生的书房和居室
俞平伯史料二题
俞平伯评传
俞平伯
俞平伯
郑逸梅
孙玉蓉
孙玉蓉
孙玉蓉
鲍 昌等
康培初
李立明
今昔谈1981年2期,艺坛百影第75页
津门文学论丛1983年2期
津门文学论丛1984年1期
津门文学论丛1984年3期
津门文学论丛1985年1期
*文学作家时代第18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81页

俞平伯
俞平伯
鲍 晶 孙玉蓉
阿 英
中国现代作家评传第321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4页,阿英
文集第114页
家学渊源的俞平伯
俞平伯
后四金刚——俞平伯
俞平伯(1899—)
彦 火
陈敬之
曹聚仁
编纂组
*当代中国作家风貌第58页
*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第67页
我与我的世界第135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20册第264页

俞平伯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上、下)
俞平伯——“红学”三十年
俞平伯先生与“红楼”电视
在跑马地亚洲酒店听“红楼”——俞平伯印象记
关于“名士风流”
嬿婉通信六十年——记俞平伯夫妇
是真名士自风流——俞平伯印象
周作人 俞平伯
斯 文
邓云乡
林 湄
吴小如
孙玉容
木 示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2册
上海政协报1986年12月1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2月6日
文学报1987年2月19日
团结报1987年5月30日
沈阳日报1987年10月22日
文艺报1987年12月12日,文艺界通讯
1987年11期
俞平伯与《燕知草》
著名文学家俞平伯先生逝世
伏 琛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年8月4日
文学报1990年10月18日
俞平伯先生和夫人
我的外祖父俞平伯
吴小如
韦 奈
文汇报1990年10月24日
浙江日报1990年11月3日,文艺界通讯
1986年3期
悼念俞平伯先生
俞平伯生前身后事
清风明月,高山流水——我心中的俞平伯先生
敬悼俞平伯先生
俞平伯幼受曲园老人的熏陶
张中行
曾利明
吴组缃
钟敬文
郑逸梅
光明日报1990年11月4日
文学报1990年11月8日
人民日报1990年11月23日
文艺报1990年12月15日
今昔谈1981年2期

俞平伯传略
俞平伯资料三题
重新评价俞平伯红学研究
红学大师俞平伯
胡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俞平
伯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孙玉蓉
孙玉蓉
牟小东
文 言
晋阳学刊1986年1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1期
中国建设1986年4期
新闻记者1986年6期
党史通讯1986年7期
俞平伯先生
记俞平伯
俞平伯的晚年生活
谊长逾半纪,情重若弟兄——谈俞平伯先生与
王伯祥先生的友谊
张中行
蒋和森
木 示
王湜华
读书1989年5期
新文学史料1990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0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0年4期
顾颉刚与俞平伯二十年代的交谊
周作人致俞平伯书信选注
试论俞平伯藏《苦雨翁书札》
王煦华
孙玉蓉选注
孙玉蓉
新文学史料1990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5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95年1期
著名文学家、《红楼梦》研究家俞平伯在北京逝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362页
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古典文学家俞平伯
(1900—1990)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9页
庆贺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
俞平伯与曲园
梓室随笔:拆书小记
俞平伯教授《古槐书屋词》的出版
俞平伯教授的新作《重圆花烛歌》
胡 绳
陈从周
陈从周
周颖南
周颖南
先贤和故友第150页
陈从周散文第57页
陈从周散文第75页
颖南选集第117页
颖南选集第125页

俞平伯1900——

名銘衡,小名僧寶,字平伯、直民,號屈齋,原籍浙江德清,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生於江蘇蘇州。1908年入私塾,後改入家學。1911年赴上海,習英文和算學。1915年春,入蘇州平江中學; 秋,入北京大學文科。1918年底,加入新潮社。1919年4月,加入北京大學平民教育演講團。1919年底,畢業於北京大學。1920年初,赴英國; 4月回國抵杭州; 秋,入杭州第一師範學校執教。1921年1月,加入文學研究會。1922年1月,與朱自清等創辦《詩》月刊; 同年7月,赴美國考察教育。1923年秋,在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1924年11月,加入語絲社。1925年底赴北京,在燕京大學任教。1928年10月,任清華學校大學部中國文學系講師。1929年在北京大學兼課。抗日戰争期間,被聘在中國大學國學系任教。1945年抗戰勝利後,受聘在臨時大學補習班任教,後轉北京大學任教授,並加入九三學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1952年調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員。1953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現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古典文學研究室研究員,並參加第一、二、三、四届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後改名爲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爲全國文聯委員,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還被選爲第一、二、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届全國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一、二、三届全國社員代表大會代表,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員會委員。1980年7月,被聘爲中國紅樓夢學會顧問。1981年被聘爲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室《詞學》編委會編委。著有《俞平伯散文選集》、《古槐書屋詞》、《清真詞釋》、《紅樓夢辨》、《紅樓夢研究》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