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俞寄凡 |
释义 | 俞寄凡(1891—1968)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本名义范,号慧天楼主等。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早年任江苏省立第二师范教员。工诗文,会风琴。尤擅国画,不名一家,且工指画。1915 年春在上海参与发起东方画会。次年入日本川端画学校习西洋画,在东京创立中华美术协会。1917 年入东京高等师范图画手工科,毕业后回上海。1920 年加入天马会,油画风景作品参加该会画展。后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校。1922 年任上海神州女学图画科教员、上海美专教授,与汪亚尘等创办东方艺术研究会,翻译出版日本黑天鹏信名著《艺术学纲要》,率先将其引入艺术学学科。次年任上海美专高等师范科主任、西洋画教授,兼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图画、手工教员,被教育部聘为新学制课程标准委员会艺术科初级中学图画、手工课程纲要起草员,编纂《初中手工教科书》。1924 年当选江苏省教育会美术研究会评议员,参与发起上海艺术学会,与刘海粟主编《新艺术》杂志。次年静物写生等作品参加上海西洋画家春季联合展览会,编著《艺术教育设施法》列入《上海美专丛书》。1926 年任上海美专艺术教育系首任主任,兼美学、美术史、色彩学、艺术教育教授,并当选上海艺术学会会长。主持发起创办新华艺术学院,次年更名新华艺术大学,1928 年任校长。参与发起成立上海艺术协会、寒之友画社,任上海艺术协会第一届展览会中画组审査委员,作品《佛》等参展获誉。次年初与张善孖、王陶民合办国画展览会,作品《长江一览》《蕙兰白菜》《国香》《麻姑》及指画《鹰》等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首届美展。1930年与张肇光等发起成立光华美术社,学校更名为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次年重组校董会,任校务委员兼总务长。1932年扶轮会为其举办个人近作国画展,当选全国艺术家捐助东北义勇军作品展览会理事,参与主编《画学月刊》。次年参加巴黎中国画展。1934 年举办慧天楼书画展览会,当选中华艺术教育社首届监事、中国画会候补执行委员。次年当选中国工商业美术家协会首届监事,创办慧天日语补习学校并任校长。1937 年春任上海贫儿院职业初中筹备主任。1940 年任伪教育部编审。次年改任专员,兼任伪中国教育建设协会理事,翻译出版《中日文化之交流》等。1943年任伪教育部参事,改任内政部视察,同年辞职,任伪中央大学教授,1945 年初被聘为伪行政院文物保管委员会图书专门委员会顾问。1947 年被推为上海市儿童劳美成绩展览会评判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另译有《美学纲要》《艺术教育设计法》《儿童学原理》等。编著《西洋之神剧及歌剧》《色彩学ABC》《玩具与教育》《素描入门》《油画入门》《小学教师应用美术》《小学美术》等。著有《艺术概论》《美学精华》《近代西洋绘画》《水彩画纲要》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