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俞子夷 | |||||||||
释义 | 俞子夷
俞子夷俞子夷先生教育实验述要 董远骞等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年4期 俞子夷(1885—1970)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本名旨一,字遒秉。苏州中西学堂毕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中院五班,次年转入爱国学社,加入中国教育会。二十九年亡命日本,于横滨中华学堂教算术。次年任教于上海新民学堂、爱国女学。后任教于芜湖安徽公学,上海广明学堂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及附属青墩小学,宣统元年(1909 年)由江苏教育总会派赴日本考察单级小学编制设备及教授法,归国后筹办单级教授法传习所。三年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国学会预备会,参加辛亥革命。1912 年被教育部聘为中央临时教育会会员,出任苏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次年为省教育司派赴美国考察教育,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造。1914 年于一师附小试行欧美新教法,改革旧教材,1917 年组织教员范祥善等联合编纂出版《新体算术教科书》及配套《教授书》,后为教育部审定教材。次年任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主事,率先编制小学国文、书法等量表,1919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设计教学法实验研究。1921 年兼江苏新学制初等教育委员会主任。后曾任全国教育展览会、中华教育改进社太原年会初等教育组主任。编著《正书小字量表》《测验统计法概要》,译《普通教学法》,编辑《幼儿园小学校音乐集》,与吴研因合作歌词《这个自由的标帜》,流行于各师范附小。1926 年当选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任杭州浙江省立女中附小主任、省教育厅教育科督学。次年任江苏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浙江省教育厅第四科科长、第三中山大学暨浙江大学教育行政处初等教育部主任,1928 年兼任大学院审查教科书委员会数学股委员、提案预备委员会初等及中等学校教学组常务委员。后任浙江大学秘书处秘书、科学咨询处主任,被聘为教育部教育方案编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初等教育组主任、教育部教育研究所初等教育组主任。1932 年兼任浙大秘书处注册课主任,后任教育系专任教授。为《教师之友》月刊首任主编,合编《新小学教学法》《新小学教材研究》,主编《小学应用丛书》。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建德杭州师范、松阳湘湖师范等校执教。抗战胜利后回任浙大教授,1946 年当选杭州市教育会监事,主编《正中儿童》月刊。次年初被聘为教育部修订小学课程标准专家,当选江苏省教育会国民教育研究委员会委员,兼浙江国民教育实验区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 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浙江省中小学教育研究班副主任,浙江师专校长,浙江省文教厅副厅长、厅长,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民进浙江省委主任委员等。著述繁富,编译有《珠算教程》。另编著无线电及小学算术教材及教学法、师范实习、测验统计等书多种。著有《小学行政》《教算一得》《园丁野话》《俞子夷教育论著选》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