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人口1025402人(1990年)。渊源于古代的百越人。其先民汉晋时期称滇越、掸,唐宋时称金齿、银齿、黑衣、白衣,元明写作百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历史上曾多次举行反封建起义和反帝斗争。操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方言。使用傣文,源于婆罗米字母,属拼音文字类型,有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四种。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稻。多居平坝,住干栏式竹楼。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和本民族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绘画、舞蹈、建筑艺术水平甚高。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尚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者则水葬。有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解放前,大部分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发展阶段,部分地区已发展为地主经济。建国后,通过民主改革,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民族自治州,农、林、牧、副、渔业均有所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