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俞凤宾 |
释义 | 俞凤宾(1885—1930)晚清民国太仓人。名庆恩。俞书祥长子,唐文治甥。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校医。后创建脚气病研究所,任上海同仁医院内科医师,复自开诊所,加入教会博医会、中国医学会。1911 年上海光复后,组织救伤社赴南京战地服务。次年自费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专修内科、热带病学及公共卫生学,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擅治肺结核、霍乱等症。1914 年回上海行医,次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6 年当选副会长。1921 年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曾兼任昆山临时防疫所顾问、上海时疫医院医师、南洋大学校医。1925 年当选上海医师公会副会长。作《中西医学之沿革》,主张中西医结合,去中医之短,采西医之长。1927 年在《中西医学报》发表《肺形草之探访与识别》,颇有价值。次年兼任大学院医学卫生教科图书审查委员,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参与主持医学名词审查会,任江苏教育会科学名词审查会委员。1929 年兼任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建设讨论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局委员,中央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科兼职教授,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上海市时疫医院特约医师,《生活周刊》义务医师。好文学,工诗词,早年加入南社。嗜藏乡邦文献,曾辑刊《太昆先哲格言》《太昆先哲遗书》及医书数十种。译有《肺痨康复法》。编著有《霍乱丛谈》《鸦片与吗啡之流毒》《婴儿保育法》《学校卫生讲义》《性欲卫生篇》《夏令卫生新论》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