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哲学家、天文学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聪明好学,儒史百家,无不通晓。东晋末年,曾任太学博士等职。南朝宋建立后,曾任尚书左丞、衡阳内史等职,世称何衡阳。在郡为州司所弹劾下狱,遇赦免。继任著作佐郎,撰国史,后领国子博士,迁御史中丞。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因泄露密旨,被免官,卒于家。精于天文历算,曾参与制定《元嘉历》,较古历十一种皆更为精密,曾对旧历所定之冬至时刻与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予以订正。其科学实践使其成为当时著名之无神论思想家。在所撰《答宗居士书》、《达性论》与《报应问》等著作中反对佛教神不灭论,认为“形神相资,古人譬以薪火,薪弊火微,薪尽火灭;虽有其妙,岂能独传?”并以天文观察为基础,指出“夫欲知日月之行,故假察于璇玑;将申幽明之信,直取符于见事。故爁燧悬而水火降,雨宿离而风云作,斯皆由近验,幽出显著者也。”强调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批判了天人感应与因果报应说之荒谬。兼善弹筝,精通音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何衡阳集》。 何承天香港建筑专家何承天获香港建筑师学会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