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何思敬 | |||||||||||||||||
释义 | 何思敬1896—1968浙江余杭人 何思敬1896—1968浙江余杭人。1927年开始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研究员,延安大学法学院院长、延安新哲学会负责人。1946年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随同毛泽东和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法律组副组长、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外交部专门委员,政法学会常务理事。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哲学的贫困》、《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综合技术教育》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批判大纲》等著作。还编译出版了法国军事学家克劳赛维茨的《战争论》、黑格尔的《法律哲学批判》和《大逻辑》等。 何思敬
何思敬
何思敬1896——1968原名瀏生,曾用名何畏,浙江餘杭人,1896年 (清光緒二十二年)生。早年在書店當學徒。1916年留學日本,攻讀法學和哲學。1926年獲東京帝國大學學士學位。1927年回國後,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和法科副主任。三十年代參加反帝大同盟、社會科學工作者聯盟、創造社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上海參加文化反日大同盟,巴比塞反戰同盟和國民禦侮自救會。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在香港主持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華南總部工作。1938年抵延安後,歷任抗日軍政大學教授,延安大學法學院法律系主任,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員、政策研究室負責人。1945年任中共代表團法律顧問,参加國共談判。1946年後,任中共中央辦公廳法律組副组長,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法律系主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體會議代表,中央法律委員會委員,外交部專門委員,中国政治法律系學會常務理事。1968年4月 14日逝世。終年72歲。譯作有《哥達綱領批判》、《哲學的貧困》、《經濟學——哲學手稿》、《論綜合技術教育》、《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戰争論》、《法律哲學批判》、《大邏輯》等。著有《論言論自由問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