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何家声 |
释义 | 何家声(1859—约1925)晚清民国怀宁(今属安徽)人。名德声,小名狗儿,以字行。吕月樵岳父。曾为安徽巡抚、两广总督英翰跟班。清光绪元年(1875 年)至上海,因嗜赌致贫,沦为京班伙夫杂工,后为班中名丑潘五收留并授艺。尤工文丑,五年时隶天桂茶园。善操吴语,诙谐百出,人比为京丑刘赶三,与马飞珠齐名。后在苏州娶妻生子,开办戏园。十八年隶上海丹桂茶园,多与周凤林合作,又同习西洋演艺戏法。不甚识字而善排新戏,白口唱片俱能强识。二十四年为丹桂茶园掌班,编演新戏《青旸地》及全本《洪杨始末》等。演《南楼传》时因金阿庆突走缺一粉净,一夜亲撰秦腔词曲,由夏月珊兄弟会串,己扮王文,首创昆乱合串,名为《新南楼传》。二十八年曾与周凤林等租开丹桂茶园,编演《查潘斗胜》《文武香球》《孤鸾阵》等全本新戏,演《奇冤报》扮张别古滑稽入妙。三十一年改隶春仙茶园,后隶玉成、春记、丹桂全记茶园及文明大舞台等,与婿吕月樵等合演《三门街》《目莲救母》《戏迷传》,宣统二年(1910 年)初曾与应宝莲、何金寿等演《四十八扯》等。拿手戏尚有《打城隍》《打花鼓》《看香叫喜》《百万斋》《堂楼详梦》等,演《滚红灯》形容惧内状态最为独绝。1920 年时为苏州阊门马路大舞台戏园园主。1924 年为苏州新开新舞台领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