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何其芳 | ||||||||||||||||||||||||||||||||||||||||||||||||||||||||||||||||||||||||||||||||||||||||||||||||
释义 |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 何其芳1912—1977诗人、文艺理论家。四川万县人。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南开中学等校教书。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随贺龙部队在晋西北、冀中抗日根据地生活过一个时期。后两次被中共中央派往重庆,任中共西南局文委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党委委员、学部委员,《人民文学》、《文艺报》编委,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主编,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文艺评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长期迫害。1977年病逝于北京。所作诗歌有:《预言》、《夜歌》等;散文有:《画梦录》、《还乡杂记》等;文艺论文有:《关于现实主义》、《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何其芳
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四川萬縣人,1912年生。幼年入私塾,14歲入中學。1928年夏赴上海。次年秋赴北平,開始創作並發表作品。1932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35年畢業。曾至天津南開中學教書,不久又至山東萊陽縣城教書。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回四川在家鄉師範學校教書,創辦《川東文藝》。1938年初赴成都,一面教書,一面寫雜文; 9月赴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教員; 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7月任文學系主任。1944年5月,被派往重慶先後擔任四川省委委員、宣傳部副部長,《新華日報》社副社長。次年1月回延安,抗戰勝利後又赴重慶。1947年3月,回延安; 10月在河北西柏坡中共中央機關工作時,曾任朱德秘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爲全國文聯委員。歷任馬列學院教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和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黨委委員、學部委員,《人民文學》编委和 《文學評論》主编。爲第一、二、三届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5歲。著有詩集《預言》、散文集《畫夢録》、《我歌唱延安》、《生活是多麽廣闊》、《我們最偉大的節日》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