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伊格那提也夫 |
释义 | 伊格那提也夫Nikolay Pavlovich Iqnatev1832—1908旧译伊格那替业幅,一译伊格那切夫,沙俄外交官,原为少壮派军人,早年曾担任过驻英使馆武官和沙皇侍从武官。咸丰九年(1859年)率“军事援助团”来华,并出任驻华公使。遵循沙皇训令,企图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阴谋全面控制中国军队,并一再向清政府提出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和重划西北边界的无理要求,均被清政府拒绝。1860年夏窜到上海,极力怂恿英、法扩大侵华战争,随后同英法联军闯到大沽,提出先占北塘、从侧背攻破大沽的恶毒计划。联军陷天津、北京后,他一面伙同英法侵略者逼降清政府,一面伪装“调停人”,从中渔利。在迫使清政府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后,以“调停有功”,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夺去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1861年调任回国,历任沙俄外交部亚洲局局长、驻土耳其大使,后出任内政部大臣。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