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文庙 |
攻略 | 文庙 "天津-天津 天津 文庙文庙文庙,又称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文宣王庙"",并在各州、县立庙。明、清时代,全国几乎各大、小县城都建文庙。天津文庙始建于明代,经清代扩建重修,具有三大特色:庙学合一,府县并列,牌楼荟萃。《天津卫志》载:""文庙,在东门内。明正统元年,天津左卫指挥使朱胜,照陵西按察司佥事林时,建言事例,奏淮开设。本官遂将住居一所,施为学官,首建堂斋公廨,十二年大成殿成。""说明天津文庙建于1436年,创立之始就与学宫(卫学)合为一地。卫学是儒学的一种,又称文学,是津门首座官办学校。明景泰、天顺、弘治年先后修建棂星门、两庑和专事教学的明伦堂。明万历四十年(1612)在天津卫城西南角楼创办""武学"",以学习弓箭、美术等武艺为主,武生如能做文章,经考试合格也可进""文学""。清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升州为府,另置天津县。因此,卫学改为州学,后又升为府学,文庙也随之升为府庙。由于府、县官员不能同地祀孔子,故于雍正十二年(1734)在府庙西侧另建县庙,又在县庙西修建县学,形成天津文庙府县并列的格局。天津府、县文庙从南至北均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以及东、西配殿组成。府庙建筑体量大,覆盖黄琉璃瓦,是规格等级最高的古建筑。县庙建筑体量小,均为青砖、青瓦。文庙建筑有一些特有建筑和专用名称。如棂星门,是一座四柱三楼的牌楼。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通过棂星门,可得神灵护佑。又如泮池,是架石桥的水池子。来源于《周礼》的""辟雍"",原意是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叫""入泮"",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天津府庙泮池的石桥又叫""鱼化桥""。据《新校天津卫志》,明成化元年(1465)天津卫人刘钰、卫琳曾见池内有鱼跃之,是年秋中举。鱼化来源于""鱼跃龙门""典故,凡能跃过龙门的鱼,即可成龙。中举是明清科举制度的名词,在府城考试录取考中举人叫中举。举人如赴京师赶考会试录取者称贡士,贡士再经殿试录取者称进士,进士就可授官职。《天津府志》描述当年中举状况:""又闻天津士人,工于应试文学,近年举人会试逾百数,实为天下罕见。""据天津志书统计,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举人分别为254人、108人和155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诏废除科举,天津府、县学不复存在。但文庙祭孔活动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文庙,在南开区东门内大街。明正统十二年大成殿落成,始称卫学,为天津地方举办官学和尊祀孔子的庙宇。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府学西侧扩建明伦堂,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府庙为建筑群之主体,由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构成。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斗拱,为天津市仅存的""官式""建筑。明伦堂由门厅、前殿、大殿和配殿组成。庙外东门内大街上,东、西两侧耸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各一座,是天津地区仅存的木结构过街牌楼。1954年天津市政府公布文庙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大修,建成博物馆。文庙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牌坊、礼门、泮池、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这些建筑基本成对称排列,分别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大殿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后经明天顺、万历,清康熙、乾隆等各代重修、扩建。清雍正年间,天津府、县同设治所于城内,因而庙东侧为府庙,西侧为县庙,均有照壁、拌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府庙主体建筑的殿顶均用金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庙外东门内大街上,东、西两侧耸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各一座,是天津地区仅存的木结构过街牌楼。这两座过街牌楼为我国现存牌楼中的珍品。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前月台陈列各种仪仗,是祭孔的地方,店内供孔子及孟轲、颜回等42哲人牌位。旧时,每逢春秋两季在文庙举行祀孔大典,其中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最为隆重届时""钟鼓齐响,笙歌共鸣""的盛大场面。牌楼是我国古代装点街景的特有建筑。天津文庙内外会集七座牌楼。计府、县庙两座楼星门,礼门、义路三座牌楼,东门里大街""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过街牌楼。过街牌楼为明万历并建,造型为二柱三楼庑殿顶,为外地少见。1984年我市照此式样,在友好城市美国费城修建了一座""黄城华府""牌楼。天津文庙式样的牌楼,漂洋过海,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随便看 |
|
旅游景点大全收录了59618条中国及外国旅游景点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旅游景点的简介及游览攻略,是旅游出行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