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南堂 |
攻略 |
景点名称:南堂 所属城市:北京 最佳旅行时间:3~5月,9~11月 开放时间: 用时参考: 景点地址: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号 公交线路: 景点简介: 北京市宣武门内大街的南堂,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的,当时乃一间小堂、称“宣武门天主堂”,又称“圣母无染原罪堂”,建造在首善书院内,它是我国现存历史较悠久的天主堂。 明末清初,北京东堂,北堂相继落成,才改称南堂。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旧址上重建。除了新建大堂外,据说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和传教人员的住宅等,规模很大。因此南堂实际上是和汤若望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汤若望1622年被耶稣会委派到中国,在北京学习汉语,后被派往西安等地传教。1630年,经徐光启推荐参加《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并受命管理历局,修造天文仪器。以后,又奉旨为明朝政府设厂铸造大炮,很受崇祯皇帝的信任。清兵入关后,他又受命掌钦天监印信。1646年,将徐光启主编的《崇祯历书》进行修改进呈,清政府将之命名为《时宪历》。1650年,清政府为表彰他修历有功,赐黄金一千两,并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一侧建造大堂。这就是当年汤若望重建南堂的由来。两年后,南堂竣工,汤若望便立石碑记述了受赐建造这座天主教堂的经过。 其后一百多年中,该堂一直是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经历了清朝时期的两次地震,和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火灾,损毁严重。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重新开放。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南堂又一次被烧毁。南堂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
随便看 |
|
旅游景点大全收录了59618条中国及外国旅游景点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旅游景点的简介及游览攻略,是旅游出行的有利工具。